一个学渣的研究僧之路

无厘头的毕业感慨

Posted by Jiaqian Li on 2021-06-20

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。

故事要从2017年7月说起,那时我大三,第一次遇见华东师大,参加了软件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夏令营,遇到了来自各地的学霸们,毋庸置疑,在机试面试中被实力碾压,艰难地拿到了计科的优秀营员,在学长的推荐下,选择了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方向(对专业方向一无所知)。回到ZJNU拿到了校保研资格,度过了大学最快乐的时光,和一群可爱又有趣的人儿。

准确来说,我的研究僧生活从2018年4月开始。刚来到实验室的我,胆怯、无知、迷茫,想学习却不知道从何入手,所以在开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许是整个研一,除了上课之外,也不知道在做什么,可能一直在做无用功吧,学习内容没有条理,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目标。但我总记得那句话,你所学习的知识、看过的书,总会在不经意间发挥它的作用,也许是很久以后,所谓厚积薄发大概就是这样。

研二期间,我正式开始接触深度学习,阅读了大量的论文,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学习的问题。看论文速度慢,不善于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,一味地肯定论文的贡献,没有用批判的思维去想还有什么改进之处,或者自己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些什么。习惯了十几年教育中的灌输式教学,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大相径庭,主要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,学习范围也很广,所以也很容易走歪路或者走错路。

2019年11月23日,我怀着惊慌与忐忑,投出了研究生生涯的第一篇会议论文CVPR。2020年2月1日,我收到了CVPR的结果,两个boarderline,一个weak reject。虽说论文被拒了,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作为国际CV领域的三大顶会之一,自然是没有这么容易就投中,当然也深知自己能力有限,基本没希望了,放弃了rebuttal环节直接准备改投期刊。那时候国内新冠疫情席卷而来,开学也推迟了好几个月,后续论文的修改工作也基本在家完成,所以爸妈对我的印象就是我一直在写论文、改论文。一个多月后,改投了期刊TMM,经过一番大修、小修,起起落落,终于在2020年8月27日收到了论文接收的消息,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与兴奋,或许只是心理被强压的东西释放了。整个论文投稿期间,感觉自己充斥着焦虑与煎熬的情绪,日常担心论文结果不好,被调侃延毕,经历了实验室的勾心斗角,背后的利益纷争,一时间让我对研究生的生活产生了厌恶。此处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、实验室的同伴们和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,还有最最亲爱的是爸爸妈妈、姐姐姐夫对我的关心和宠爱。

研二暑假,我投了华为的AI工程师实习岗位,顺利拿到了实习offer,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成,这也是我研究生期间最大的遗憾,那可能是唯一一次可以体验互联网工作的机会。研究生的学习经历让我对程序员的工作产生了厌倦(并非针对职业,只是个人感受),我不喜欢堆砌别人的工作,不喜欢盲目地调参做实验,与纯粹的理论模拟相比,我更喜欢可以实际落地的项目,这也许是科研与互联网工作最大的区别。我深知自己可能没有资格这样说,毕竟我未曾在公司实习工作,不清楚真实的工作内容与运转机制,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接受这种工作模式,但都没有机会给我体验了,可能这就是这命吧。

2021年6月,我正式毕业了,结束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,没有了论文的压力,一时间如释重负;当然也面临这工作、生活的压力。我放弃了高薪的程序猿工作,选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,那一份被誉为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”,也是我高三毕业那年的梦想。很喜欢那句话,人这辈子,赚多少钱、开什么样的车、住什么的房子那都是给别人看的,只有一件事,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那是给自己看的。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,当然也有很多被迫选择,迫于生活、迫于压力,选择了一份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或者不喜欢的职业,这也是这个内卷的时代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和压力。不管是内卷还是躺平,都是个人选择,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,成为最想成为的人!

最后,以朴树在夏日毕业歌会中的一句话来结尾,我希望你们有一个淋漓尽致的人生。